重温《人工智能》:被抛弃、屠宰的机器人们和被虐杀的小动物们

经典科幻电影《人工智能》,这部2001年上映的斯皮尔伯格导演作品,已经过去将近20年了。

20年前,我们对AI技术几乎闻所未闻,一无所知,20年后的今天,科技正迅速迭代升级,改变、冲击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家里的扫地机器人,公司、酒店楼下的导航机器人,餐厅的点餐、送餐机器人,早已司空见惯。

假设电影里构造的社会就是30年后线世纪中期,机器人制造技术已经高度发达,先进的机器人不但拥有可以乱真的人类外表,还能感知自身的存在。人类与机器人将会如何相处呢?

果不其然,所有的坏都属于人类,在贪婪、自私、权利、欲望、暴行面前,和其他物种相比,人类永远是不耻的胜利者。

1.妈妈莫妮卡和其丈夫,为了填补亲生儿子马丁病重的痛苦,把AI儿子大卫的命运程序写死在自己身上,也就是大卫此生的使命就对妈妈无条件的信任和爱。

2.那次命运转折的溺水事故,起因是几个人类男孩对大卫的欺负、戏弄、嘲讽,多么熟悉的画面,霸凌是人类的天性。

3.大卫是机器人,身体机能上很多方面不能和人类一样,两个男孩都想得到妈妈的宠爱,作为父母,为了孩子们能和平共处,应当做好教育。

可是从未见到他们对真人儿子马丁的教导,而是任由他欺负机器人弟弟,才加速了后面的事态发展。

超级玩具泰迪熊,是被马丁说成是“又蠢又笨”的玩具,所以才愿意把它送给大卫。泰迪熊也成了大卫身边自始至终最坚定的守护,它知道,它和大卫才是同类。

但相比大卫是妈妈的孩子,泰迪尽管聪明乖巧懂事,也只能是个玩具。它也是懂得爱和渴望爱的。

5.机器情人 乔,为什么甘愿一再帮助小男孩,是因为小男孩带他逃出了机器屠宰场(虽然是暂时的)。相比妈妈莫妮卡的绝情残忍,机器人反而尤为重情重义,懂得感恩,单纯的感恩。

在人工智能时代,奴隶决斗这样的残暴手段仍然横行,失去利用价值的机器人们在被屠宰之前,要在台上参加决斗,毁灭对方或被毁灭。同类自相残杀,围观民众拍手称快。

小男孩有幸被救下,就是人类良知的发现吗?真不是。只是集体无脑的狂热所致,被煽动起来的高涨情绪,不然为什么还会加入这种群体暴行。

7.被抛弃、被当作娱乐工具、直至被屠宰的机器人们,和被虐待的猫儿狗儿们有什么区别?我觉得是一样的。

起初,人类因为寂寞、觉得可爱、觉得有用等原因把它们养起来,等到有了更好的替代者,或者当它们犯了错,或者玩够了、老了病了不好用了,就抛弃甚至杀害,有一些手段还很残忍。

8.乔说得很对,人类不容忍机器人犯错,机器人男孩和真人男孩的区别,不只是身体构造的不同,更本质上是血缘。莫妮卡对待大卫的表现,线.又当又立的复杂人类。大卫的亲“爸爸”,是制造他的哈比教授,这位教授看上去并不凶残,面对大卫的不幸遭遇也曾痛心落泪,但是另一面又做了些什么呢?制造了满屋子复制版的大卫,将来重蹈他的覆辙。

最大可能是因为钱吧。毕竟像大卫这么智能的机器人,顾客都是富豪级有钱人,在巨额金钱面前,道德算得了什么。

10.像大卫这样的高级智能机器人,在未来一定会被发明出来,到时候电影里的问题也一定会出现。那么,法律必须要被修改,不然悲剧就在眼前。

“男友欲望太强是什么体验?”妹子把经历发在网上…我差点笑死在评论区!

社保大局已定!养老金按“200元/工龄”上调!30年发6000、40年发8000?亏欠这三类人的要补回来!

再不能用ChatGPT写作业了!新算法给AI文本加水印,置信度99.99%

突发!多车相撞起火,现场浓烟滚滚!突然离世,中国驻美大使馆发声!已致多人身亡,公安部:严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