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黔东南州天柱县公安局渡马派出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服务群众中践行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谱写着警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3月21日21时许,渡马派出所接到辖区苗田村二组村民杨某校电话报称:“其妻子袁某桃今天下午13时左右,骑电动三轮车外出,至今未归,打通电话又没人接,我们很担心她的安全,怕她发生意外,请求警察帮忙看看。”
警情就是命令,渡马派出所立即和渡马镇党委政府值班领导火速赶往现场,同时向相关领导汇报,县公安局党委和渡马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指派相关警种协助民警与值班干部共同寻找。
在现场,民警先安抚报警人情绪,仔细询问其妻子基本信息,了解其近期情况,判断其出走方向及外出目的,根据报警人口述,其妻子骑车山上采摘蕨菜可能性比较大,于是民警和值班干部立即到附近山坡寻找踪迹。民警和值班干部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到处寻找,但均未见其车子和人。民警和值班干部又往寨上方向找,逢人就问,一路找一路问,找到苗田村拦河坝(地名)桥上发现她车子停靠在桥边后,民警和值班干部松了一口气,可以肯定她在寨上帮忙。果不其然,当民警和政府干部在寨上杨某明家找到她时,她似乎还蒙在鼓里,说寨上有人过世,中午就过来帮忙了,没注意看手机。听她这一说,民警和值班干部欲哭无泪,为了寻找她,大家一晚上都悬着心,想尽千方百计,调动所有资源,倾其所能寻找,看到她安然无恙,大家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民警提示:外出时,一定要告知家人,互相了解行踪,且保持通讯畅通,以免大家担心!
凯里市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云贵高原向中部丘陵过渡地带的苗岭山麓,清水江畔,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国家发改委规划建设的现代化黔桂湘三省交界中心城市和贵州省实施全方位带动战略的前沿城市,是黔中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
凯里具有享誉天下的人文生态之美,自然景观得天独厚,民族风情古朴浓郁,素有“百节之乡”、“芦笙故乡”、“东方斗牛之乡”的美称,被联合国世界文化保护基金会列为“返璞归真,重返自然世界十大旅游景区”和“世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圈”。市区整洁有序,绿树成荫,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彰显凯里人与自然和谐成趣的人文景色。
凯里比较盛大的节日主要有香炉山爬坡节、芦笙会(舟溪、金井、开怀、旁海等地)、苗年、吃新节、斗牛节、六月节等。凯里有绚丽多彩的风情、古朴多姿的芦笙舞、铜鼓舞、木鼓舞、跳鼓舞;有热情豪放的山歌、酒歌、古歌、飞歌;有自纺、自织、自染、自绣的服饰;还有精巧华美的银冠、银角、银花、银链,无不让人目不暇接,纷乱迷醉。凯里市在建筑风格、饮食文化等方面都受到苗侗文化的重要影响。
苗侗人民秉性豪爽,热情好客,酒在他们的心目中是接待亲朋的佳品。如有贵客进寨,得按礼俗喝拦路酒。从寨脚公路开始,一直到寨头的进寨门楼,通常设有12道迎客拦路酒卡。苗族传统的拦门酒,喝了酒才能进去吃饭。长桌宴中很有特色的一个项目——高山流水。姑娘们用碗盛满酒,一个接一个,由上而下,一直给你嘴里灌酒,可以说只要你不跑,这个酒就永远喝不完,这也体现了苗族的热情好客。凯里就是这样一座城,一座宜业、宜游的城,一座宜居、宜终老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