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德尼·赖利是历史上最有名的间谍之一。关于他的身世说法不一,他自己号称出生在爱尔兰的蒂帕雷里,父亲是一个爱尔兰的船长。但是调查得到却是另一个答案,他的父亲是维也纳的一个犹太医生,母亲是一位普通的俄国妇人——他是犹太医生和俄国妇人的私生子。他的出生地也不是爱尔兰的蒂帕雷里,而是在沙皇俄国奥德萨市(该地现属乌克兰)附近的一个小镇。
然而对一个满口谎言的人来说,调查结果不一定是真相,西德尼·赖利的身世至今是个迷。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西德尼·赖利拥有犹太和俄国血统。
作为一个犹太人,西德尼·赖利与他的同胞一样,很小就外出经商。他先是游遍了俄国,紧接着移民去了巴西,在巴西过了一段时间穷困潦倒的生活后,他又来到了英国的伦敦。
当时,伦敦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地方,他想在这里一战暴富,开创自己的事业。可是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他的处境十分艰难。就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他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政府部门招募员工的消息。食不果腹的他决定去碰碰运气,面试过程中他周游列国的经历帮上了大忙,各地的见闻、流利的口才外加精通多门外语,使得他被面试官看中立刻录取——直到这时他才知道,他要为之服务的是英国的情报部门。
西德尼·赖利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会成为一名间谍。他的愿望是经商,成为一名富甲一方的商人。眼前的歧路让他犹豫了一阵,不过他天生一副喜欢惊险刺激的心,希望通过冒险有所成就,间谍这个职业倒也对他的口味。经过一番抉择,他欣然接受了即将而来的考验,加入情报部门,过上了钢丝上行走的日子。
在伦敦站住脚的西德尼赖利很快就结识了一位年轻而富有的英国寡妇,并于1899年与这位有钱的寡妇结了婚。因为西德尼赖利对俄国很熟,所以英国情报局把他派到俄国的卧底,于是他带着自己的新婚妻子去了俄国。此时他的身份与以前大大不同,不再是一名不文的骗子,摇身一变成了百万富翁。他以商人的身份做掩护住进了俄国的首都圣彼得堡,每天混迹于名流派对之中,为英国情报部门收集情报。在这段时间里,他结识了一个被称为明石大佐的日本人,这个明石大佐的公开身份是日本派驻俄国的大使馆武官,实际上是一个日本间谍。与西德尼·赖利一样,他们驻扎在俄国都是为了收集情报。在交往中生性狡诈、具有超人的说谎本领和高超的应变能力的西德·尼赖利一眼就被明石大佐相中了,他发现西德·尼莱利对俄国并没有什么感情,是一块当间谍的好材料,决定利用他为自己搞情报。于是他建议赖丽到中国的旅顺口做生意,并表示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按理来说受雇于英国情报部门的西德·尼赖利任务在身,不可以随便乱跑的,可他本来就是无赖出身,凡事只从自身利益考虑,眼下见有利可图,也就把他的英国主子抛到九霄云外了。
西德尼·赖利就这样在英国的情报系统中蒸发了,跑到几千里以外的旅顺口成了一名木材商人。
当时日本与俄国为争夺中国东北的利益,随时准备开战。他按照明石大佐的安排转眼又当起来日本间谍。尽管他身上有一半都俄国血统,且出生在沙俄帝国境内,但是漂泊半生、见钱眼开的他从来不觉得俄国是自己祖国。他以商人的身份与当地的俄国军政官员往来,尽显忽悠之能事,捏住俄国军官嗜酒如命的性格,与俄国军官把酒言欢,趁机套取情报。随后将情报转手卖给日本人。
在他窃取的所有情报中甚至包括“旅顺港防务计划”这样的重要机密。日俄战争爆发以后,了解俄军军力部署的日本海军以迂回的方式轻松绕过了俄军国海军为保护海港而布置的水雷区,对俄国舰队发起了突然袭击,旅顺港内的俄国舰队措手不及,全军覆没。吃了亏的俄国人开始查询原因,在驻港军官混迹的“商人”西德尼·赖利自然而然被人怀疑。西德尼·赖利随后在明石大左的帮助下去了日本。
在日本期间,西德尼·赖利再次展现了自己无赖的一面,日本人救了他的命,他非但没有感恩戴德,反出卖伙伴。这段日子,他又不知怎地跟老东家联络上了——英国,将大量关于俄国和日本的情报卖给了英国。
借机大赚一笔后,他越过大海跑到中国陕西省的西安,躲进来一座偏僻的寺庙。他“遁入空门”不是因为大彻大悟,开始念经拜佛。作为一名“万事向前钱看”的商人,他做任何事都是为了利益。这一次他来到中国的西北是因为他又跟俄国等情报部门达成协议,为俄国搜集中国西部的情报。没人知道,他为破坏中国的领土完整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唯一知道的是,俄国情报专家巴德米耶夫对他在中国的工作能力大加赞赏。
1905年,西德尼·赖利完成任务决定回英国与妻子团聚,在途经俄国的时候,俄国情报人员巴德米耶夫约见了他,建议他在回英国的路上顺便搞点有关德国的情报。英国方面肯定对这些情报感兴趣,俄国愿意出高价购买,如此一来西德尼·赖利可以同时赚两份儿钱。
西德尼·赖利脚踩三条船,他同时为英国、俄国、日本效力,帮过这三个国家,也出卖过它们,关系之乱可谓剪不断理还乱。对于这样一号人物,他重新回到英国时英国的情报部门按理应该将他清除。可是世界是现实的,间谍的世界尤其如此。西德尼·赖利能够搞到别人搞不到的情报,英国人都知道他的价值。所以当他重新迈进英国情报部门大门,西装笔挺的出现在他的老领导面前时,他得了原谅,再次成为一名英国特工。
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根据有关情报,英国人得知德国人在一家工厂生产一种新式武器,英国当局想知道德国人生产的这种武器的生产情况,于是把西德尼派了出去,要他打入这家工厂。他就这样改名换姓出现在了了德国,并以电焊工的身份混进了情报中的工厂。经过不懈努力,他查明原来德国人在这里生产的武器是一种毒气弹——在后来在一战战场上德国人使用的毒气弹就是在这里生产出来的。英国情报局要求那里赶快搞一份这家工厂的生产计划。工厂的生产计划保密十分严格,储存在保密室的保险柜中,另有两个全副武装的警卫24看守。然而严密的防守拦不住西德尼·赖利,夜黑风高之时,他孤身一人杀死了警卫,轻松打开保险柜,拿着生产计划逃离了德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英国本土不太平,德国人大飞艇时不时的光顾伦敦投下炸药。西德尼·赖利不想承受战争之苦,坐船逃到了美国,在那儿他又娶了一名妻子,用卖情报得来的钱过上了优越的生活。
这是英国情报部门第二次与他失联,相对于上一次心怀不满,这一次他的老上司已经见怪不怪了。在美国,西德尼·赖利实现了人生的理想——当上了商人。只不过他的生意仍然与国与国的较量脱不开关系。他利用自己在俄国的人脉,摇身一变成为了俄国政府购买军火的代表,大量售卖军火牟取暴利。1917年底,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沙皇俄国被推翻,变换的时局仍没有影响他的生意。在俄国等内战中,他将军火卖给了白军首领高尔察克。
作为顶级间谍,西德尼·赖利有着极强的心理素质。一次,他在俄国洽谈军火贸易时,遇到了群众机会。集会场上有人认出了他,控诉他是间谍。面对气势汹汹的人群,西德尼·赖利泰然自若,倒打一耙反说指控者是白匪派来的特务,目的是为了破坏布尔什维克领导下人民的安定团结。西德尼·赖利满嘴马克思主义词汇,左一句同志,右一句“”理想,把在场的群众说得晕头转向,以为他是一个资深布尔什维克,结果好人蒙冤,反将控告西德尼·赖利的人痛打一顿抓了起来。
1918年春天,西德尼·赖利接到一个大生意——英国情报局派他去俄国刺杀列宁。列宁作为新成立的苏维埃最高领袖,安保级别之高可想而知——这简直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西德尼·赖利这个疯子却欣然领命。
在俄国期间,西德尼·赖利认真筹划行刺列宁的计划。他在俄国尽显煽动之能事,借助妇女芬妮·卡普兰对布尔什维克的仇恨,诱骗加收买将她塑造成了死士。随后,在一次群众集会上,芬妮·卡普兰向列宁连开三枪,致使列宁身负重伤。契卡当场将芬妮·卡普兰抓获,全体出动四处搜寻幕后黑手,先后抓获了1000多个反动分子。但是行刺的幕后黑手西德尼·赖利却逃之夭夭,回了英国。
西德尼·赖利任务虽然没有完全成功,但所展现出的超人才华得到了英国情报部门的认可,英国对他进行了表彰。
按理说西德尼·赖利策划了刺杀列宁这么大的事,他本人也积攒了一定的财富,完全可以过逍遥日子,远离苏联这个是非之地。可是他就是个疯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接下来的日子里,疯狂的西德尼·赖利继续针对苏联开展谍报活动。
1925年,他由芬兰入境苏俄之后下落不明,这是英国情报部门第三次与他失联。只不过与之前不同,他之所以消失不是去了其他地方开启新的冒险——他为自己的疯狂付出了代价,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他迎来了“湿身”的时刻。
为了报刺杀列宁的一箭之仇,苏联的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克格勃的前身)盯了他不是一天两天。为了抓住他,契卡用尽了各种办法,其中就包括陷阱。他这次去苏俄正是中了契卡的圈套,刚越过边境就被契卡的人抓了起来。契卡逼他找出供词和情报之后,没有开庭审判,当场将他击毙。现在他的尸体就埋在原苏维埃国家政治保安局卢比扬卡监狱院子的地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