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利库布里克生前囤积了一箱箱的研究资料和剧本草稿。 正如约翰尤森的纪录片《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盒子》所示,大量的文件盒里有他几十年工作积累的素材。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他遗产的原始素材; 这位大师为他的标志性电影和他未实现的项目准备的东西。
布里克的家人意识到这些文件的历史意义,不希望看到这些文件变成虫蛀纸——,在家里不断提醒他的死亡。 于是,他们把文件捐赠给了伦敦艺术大学设立的档案馆。 通过公共预约可以浏览这个堡垒校园里的档案馆,所以我来了这里。 接触库布里克自己用的笔记本时,我兴奋得昏厥了。 我很乐意找到更多他没有拍摄的作品的文件。
在这些未完成的作品中,有两部电影最有可能由库布里克完成,它们与他所迷恋的两个历史时期有关。
一个是基于他此前计划拍摄的《拿破仑传》和路易斯贝尔克利的半自传体大屠杀小说《战时谎言》 (直译,Wartime Lies )的《雅利安图纸》 )直译,aryan
我花了下午的时间来看眼前这两部电影的资料。 我看了库布里克的所有作品。 包括他24岁时为工会拍摄的电影。 阅读这些耳熟能详的电影剧本,在脑海里“再现”这些作品一直是我的愿望。
以下内容是我对那个下午看到的素材的记录和评论,也想写给可能没有机会来伦敦翻阅它们的粉丝。 我是库布里克的超级粉丝,但我不是一个没有批判眼光的观众。
我不太喜欢《大开眼戒》,但是我理解想讨论的主题。 我认为让莱恩奥尼尔扮演巴里林登这个角色是不可原谅的行为。 但首先必须承认和尊重的是,库布里克已经成为文化偶像。
斯坦利库布里克1928年出生于纽约一个犹太家庭,比出生于德国的安妮弗兰克早一年。 想象一下,20世纪40年代的纽约,欧洲法西斯分子猎杀犹太人时,作为一个犹太少年,一定处于不安的可怕境地。 这种童年的影子可以在库布里克以战争和暴力为主题的电影中看到。
《第237号房间》是一部过度解读库布里克作品的纪录片,但其中也提到了《闪灵》背后隐藏的基因的含义。 在库布里克所有的13部电影中,每个主角都游走在一个充满暴力和虐待的世界。 讲述大屠杀逃亡故事的电影似乎很适合库布里克。
《战时谎言》是库布里克在准备下一部作品时发给他的众多小说之一。 这是波兰犹太人塔尼亚和侄子马切克在大屠杀期间拿到了伪造的身份证的故事。 这些证件使他们能够在波兰的“雅利安人”中生活而不被发现,这也给他们带来了强烈的妄想症和痛苦。
库布里克为《雅利安图纸》写了详细的大纲。 情节的结构整理了战前马切克一家的生活。 布里克的笔记列出了9个最重要的人物,他们出现在“被惯着长大的舒适童年场景/段落”中。 在他的笔记中,库布里克对这部电影的野心是“展示导致谋杀的温和官僚主义”,可能是汉娜阿伦特所说的“平凡的邪恶”。
布里克的故事板刻画了德国人入侵马切克所在城镇的准备。 然后,库布里克潦草地写下了“是立即进行随机的残酷和杀戮,还是通过展示被占领的最初几天的‘相对和平’来制造悬念”的问题。 “天主教医生是马切克一家的朋友,他开始对他们说冷酷无情的反犹太主义话。 令人不安的是,他还保持着他一贯的礼貌语调,那似乎不算什么。
镇上的犹太人被聚集在一个犹太人地区,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想起罗曼波兰斯基的《钢琴家》 (2002 )的场景。 坦尼娅和马切克一起逃避纳粹的追捕,随着战争的推进,以假身份生活。
盖世太保的调查显示,他们必须从家乡来到华沙。 在华沙,他们几乎都有背叛自己的悬案时刻。 特别紧张的场景是坦尼娅为了拯救自己,向复仇的邻居发射被子弹夹住的子弹。 被误解为死了的塔尼亚的远亲们正在和犹太人抵抗组织战斗。 其他人充当犹太居民委员会,这是由纳粹成立的犹太社区组织。 如果能看到库布里克的电影如何描绘这个微妙的主题,那将会多么有趣。
战争接近结束时,有精神障碍的亲卫队军官在森林里抓住了马切克,以他的生命作为交易条件。 如果他能分辨出自己的哪只眼睛不是玻璃眼珠,他就留着火柴。 马切克选择了一只,但被问到理由时,他回答说:“因为……这是……人性化的眼睛。” “马切克逃跑了,和塔尼亚一起被犹太游击队救了。 布里克写道。 “战后,他们的苦难终于在1948年结束了。 当时,他们到达了新独立的以色列国……而且,他们可以自由接受新的生活。 电影结束。
这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其中有极度紧张的场景。 如果你还记得《发条橙》的黑暗,我很好奇库布里克如何描写纳粹时代的不人道暴力。 库布里克在笔记中思考了讲故事应该放在哪个确切的历史日期,在叙述中应该用大妈还是小孩的视角。 他对原小说的看法是,这本书“枯燥乏味,没有戏剧性。 “对原作者来说,这看起来有点奇怪,但库布里克确实在一步一步地改善这个计划。
布里克列举了拍摄地和拍摄计划。 他去东欧拍了很多照片。 为了尽量接近他,在《巴里林登》的地方拍摄了——爱尔兰。 马切克由约瑟夫马塞罗饰演。 也就是《侏罗纪公园》中的那个男孩。
饰演塔尼亚的女演员人选包括金·贝辛格、妮可·基德曼、莎朗·斯通、黛米·摩尔、米歇尔·菲佛、伊莎贝拉·罗西里尼、朱丽叶·比诺什、伊莎贝尔·于佩尔、乌玛·瑟曼和梅丽尔·斯特里普。最终,荷兰女演员约翰娜·特尔·斯蒂格(《不朽真情》、《梵高与提奥》)获得了这个角色。
这部影片本该在90年代初开拍。当库布里克在筹备《雅利安图纸》时,他的朋友斯皮尔伯格已经拍完了《辛德勒的名单》。1993年可能是斯皮尔伯格导演生涯中最好的一年,他同时完成了《辛德勒的名单》和《侏罗纪公园》。库布里克对《辛德勒的名单》评价很高,因此开始着手准备其他的项目。
他的遗孀克里斯蒂安·库布里克后来透露,放弃这个项目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在研究期间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有一天晚上,她看到丈夫坐在家中的图书室,他在看一本大屠杀的书,眼睛都快瞪出来了。这个主题深深地困扰着他,最后,库布里克知道自己无法重述那段历史。
库布里克相当热衷于重现的另一段历史是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的生活。拿破仑是一个改变世界的人物,他的个性很执着,一生都沉浸于军事,库布里克被这个人物所吸引不无道理。这部影片本来计划在《2001:太空漫游》后拍摄,杰克·尼克尔森被选为扮演拿破仑的人选。
当这个项目被推迟后,库布里克拍摄了《发条橙》,然后是《巴里·林登》——一部发生在「七年战争」前的另一个历史故事。之后库布里克再没有机会来拍摄《拿破仑》。鉴于《拿破仑》是如此重要的一部影片,我阅读了库布里克1968年的剧本草稿,我感到很惊讶,因为其中的很多内容都很无聊。
《拿破仑》讲述了拿破仑从科西嘉岛的出生到圣赫勒拿岛的殁世的人生故事。它要在三个小时内完成这一任务,而且只用一个全知叙述者来处理大部分的论述。有时,旁白是适当的,比如《巴里·林登》中的旁白效果就很好。而《拿破仑》的剧本中也有拿破仑本人的叙述,这可能会使叙事变得混乱。
剧本开头的场景是拿破仑在科西嘉岛的出生。从婴儿拿破仑吮吸大拇指的画面到片名的出现,我们已经跳到了他的青少年时期。现在,拿破仑与母亲分开,进入了一所严酷的军事学校里,一直被他人欺负,直到他对一个比他大四岁的男孩进行反击。然后,我们又向后跳了几年,看到拿破仑成为一名毕业生和士兵。他与一个的尴尬遭遇,可能最终启发库布里克在了《大开眼戒》中拍摄了类似的场景。
然后我们切入法国大革命的混乱局面,拿破仑要在那里逮捕一名革命者。我们看到他在观察一群被一个叫瓦尔拉克的革命演讲者迷住的人群。瓦尔拉克嘲笑了拿破仑和他的投降要求。拿破仑保持着镇定,并说他将从三开始倒数,如果瓦尔拉克仍然拒捕,他就开枪。他开始数:「三……二……一……」并在被人群面前将他击毙。
随后,我们看到路易十六去世,时间来到了1796年,拿破仑成为了革命后政府的一名将军。他给上级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迅速晋升,现在他正在保皇党起义。他还与举行奢华狂欢沙龙的新精英们交往(这可能又是启发《大开眼戒》的另一个因素)。
在沙龙的纸牌游戏中,拿破仑遇到了约瑟芬·德·博阿尔内,她后来成为了拿破仑的第一任妻子,这是他人生故事中十分重要的一笔。然而,在剧本中,在他们发生性关系之前,我们并没有看到他们之间的情愫。他们从相遇到结婚只用了三页。当我们看到他们的婚姻演变成一段臭名昭著的虐待关系时,并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内容。仔细想想,这与《巴里·林登》很相似。
我不同意针对库布里克的厌女症指责。不过,拿破仑和约瑟芬之间的关系读起来似乎有一种奇怪的怨恨的意味,也许是为了反映拿破仑的痴迷。拿破仑和沙皇亚历山大——这位24岁的俄国统治者之间的酷儿性的对话变得越来越奇怪。当他们一起洗桑拿的时候,这无疑是跳跃性的进展。
《拿破仑》展示了他在奥地利、意大利和埃及的一系列成功的军事行动。战斗场面包括慢动作、激烈的暴力战斗。成千上万的群众演员计划参与演出。剧本用了很多篇幅展示了拿破仑的文书工作和他对地图的研究。他背叛了他曾经为之奋斗的雅各宾派共和党人,并夺取了皇帝的权力。
叙述者谈到了拿破仑在五年内的「行政成功」。即使在成功的时期,拿破仑也有黑暗的私人时刻,这似乎描绘了他遭受的抑郁症。奇怪的是,特拉法加海战被一笔带过。不过影片后续还呈现了他与沙皇之间的瓜葛。
不过法兰西第一帝国与俄国的关系很快就因贸易纠纷而瓦解。拿破仑与约瑟芬离婚后,成为了西欧大部分地区的征服者,他认为自己可以拿下俄国。他对俄国发起的战役障碍重重,其中不乏激动人心的伏击场面,也有到达莫斯科后发现这座城市安静得可怕、令人不安的场面。拿破仑在克里姆林宫的卧室里踱来踱去,而莫斯科的大部分地区都陷入了火海。俄罗斯无情的焦土政策挫伤了拿破仑的军队,使他们的占领无法持续。
《拿破仑》是一个混合多种场景的剧本。自始至终,人物都像历史学家一样说话,以一种呆板、乏味的方式拼凑出情节信息。描写战争的恐怖场面要引人注目得多。拿破仑从俄国撤退时,在严冬的焦土上,有一些库布里克写过的最暗淡、最令人痛心的场景。一匹马被喂食糖块时被射中头部,几乎令人流泪。
大约有3万匹马都是这样死掉的。拿破仑部队中士兵的损失也被描绘在一个微观的场景中。法国士兵找到一个小屋取暖。小屋里开始拥挤不堪,人们纷纷逃离严寒,所以门被封死了。当小屋起火时,里面的人被活活烧死,而外面的人则围着取暖。
拿破仑的灾难性撤退摧毁了他的信誉。沙皇亚历山大拒绝了一项和平协议。当法国被入侵时,有一个无对白的场景——拿破仑最后一次见到他的家人。他在巴黎沦陷前逃离了那里,被流放到厄尔巴岛。我们看到他在滑铁卢夺回权力的最后尝试。他在草地上的扶手椅上回看着自己的失败。然后,他被流放到一个更加偏远的岛屿;位于南大西洋中部的圣赫勒拿岛。他在那里度过了余生。剧本中写到,就在他死前,他还记得约瑟芬,记得他母亲和童年的泰迪熊。
总的来说,《拿破仑》是一部不太均衡的剧本,其中有一些精彩的场景,但也有很多沉闷的场景。对于库布里克这样的历史「书呆子」来说,说明性的对话一定非常有趣,但它并不真实。当然,我们不知道《拿破仑》或《雅利安图纸》的结果如何,因为它们都没有被拍出来。因此,我们只能对它们的片段有所了解。
能够看到库布里克亲手写的笔记,这大大增强了我阅读这些剧本的体验。他质疑自己的决定。他强调了那些不成功的方面。他告诫自己要更好地充实某些角色的内容。非常令人鼓舞的是,像他这样优秀的人也会对自己的作品产生怀疑。
这些遗留的素材也许能让电影创作者认为,自己的故事需要更多的发展,但不会对自己的故事丧失信心。库布里克一直在努力创作,他的作品留下了如此持久的影响,甚至都有介绍这些未完成作品的书籍。现在你也可以像我一样参观介绍他作品的档案馆,能够看到他的手记,这无疑是影迷的荣幸。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