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5045亿元。具体看,累计新增减税5414亿元,新增社保费降费9631亿元(含新增非税收入降费259亿元)。在新增降费中,由税务部门组织落实的达5129亿元,占53.25%。上半年减税降费有何成效?下一步怎样更好助力市场主体发展?记者采访了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
王军:今年以来,税务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时全面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措施,确保直接惠及市场主体。在工作中我们力争做到“三快一严”:
一是政策落地快。每次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中,我们都同步研究征管配套办法、预调信息系统;政策出台后,征管和信息化保障第一时间直达基层税务机关,确保政策好操作、快落地。
二是辅导培训快。第一时间开设“云课堂”,对税务人、纳税人、缴费人进行“一竿子到底”的直达辅导培训,通过税务网站、微信、12366服务热线等解读政策、回应关切。
三是操作过程快。通过简化办税环节、简便操作程序、精简报送资料,让纳税人缴费人享受优惠政策更快捷;通过完善电子税务局网上申报功能,让纳税人缴费人“足不出户”享受政策优惠。
四是考核监督严。实行最严格的绩效考评和监督问责,有效严防和及时查处各种不作为和乱作为事项,确保政策执行不遗漏、不走样。
王军:减税降费政策有序有力落地,对我国经济快速恢复发展至关重要。不仅纾解了企业经营困难,而且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尤其体现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上。
先说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可以用两组数据说明:一是10万户重点税源企业数据显示,上半年每百元营业收入税费负担同比下降0.65元。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1.5%,不言而喻,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因素是减税降费效果直接或间接的转换。二是全国5000多万户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的约占92%,余下8%左右缴纳增值税的440万户纳税人征收率又从3%降为1%(其中湖北省免征),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创业积极性。二季度全国办理过涉税事项的新增市场主体,主要是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同比增长7.1%。
再看增添企业发展后劲,也用两组数据说明:一是二季度全国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33万户企业购进高技术设备和服务同比增长22.3%,在疫情冲击中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不仅推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9个百分点,更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大后劲。二是6月末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同比新增10.9%,也就是说,有106万户企业“由小变大”或为新办的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
王军:有生产就有销售,有销售就要开具增值税发票。增值税覆盖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发票数据具有独特优势,既可以在微观上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也能在宏观上反映经济运行态势。通过发票大数据分析发现,上半年经济发展显现很多亮点:
亮点一,企业销售稳步回升。2月10日以来,全国企业复工复产复销逐周稳步回升向好。2月24日—28日这一周内,全国企业销售收入环比上周提升了21.5个百分点,三周内上升了35.1个百分点,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的75.8%。5月11日,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已达到去年水平,6、7两个月同比增长均为10%左右。
亮点二,制造业恢复较快。一季度受疫情影响,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1.3%,但二季度同比增长8%。7月同比增长10.7%,环比6月提高2.4个百分点,快于全部企业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特别是装备制造业7月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1%,环比6月提高5.4个百分点,回升势头更强更好。
亮点三,新动能加速成长。一季度,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下降8.3%,二季度同比大幅增长21.7%,7月同比增长21.3%。其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信息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5.2%和26.8%;医疗仪器设备制造、电子通信设备制造等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38.5%和18.3%。
亮点四,投资回升渐加力。税务总局服务和管理的年纳税额1亿元以上的2050户大型企业集团数据显示,二季度企业新增固定资产同比增长15%。7月,有两个数据更能说明投资回升逐渐加力:一是建筑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7.8%,延续6月以来两位数的高增长势头,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5%;二是建筑工程用机械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2.6%。
王军:税务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打出了一套优化办税缴费服务“组合拳”,概括起来就是“一扩围两延期三助力”。
“一扩围”,即扩大网上办、自助办、邮寄送、线上答的“非接触式”办税缴费范围,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的服务。“网上办”方面,目前“网上办”事项已达197个,覆盖办税缴费的主要领域。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有97.4%的纳税人缴费人通过网上办理业务,进税务大厅办理的户数同比减少55%。“自助办”方面,目前全国8000多个办税大厅设置了近4万台办税缴费自助设备,并在银行、园区、市场、4S店布置。“邮寄送”方面,上半年为68%的纳税人提供邮寄配送等办理发票业务的服务,同比提高近20个百分点。“线纳税服务热线%。
“两延期”,即依法延长纳税申报期限、依法延期缴纳税款,缓解纳税人缴费人资金困难。在延长纳税申报期限方面,今年2月,两次延长的基础上,3、4、5月又分别延长当月纳税申报期限。这期间,受疫情影响严重、延期申报后仍有办理困难的纳税人,还可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再次个性化延期申请。2至6月,全国批准个性化延期申报21.6万户。在依法延期缴纳税款方面,税务机关对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严重困难的企业,依法及时核准其延期缴纳税款申请,积极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2至6月,各级税务部门依法共批准6.6万户困难企业延期缴纳税款。
“三助力”,即助力小微企业融资贷款、助力外贸企业发展、助力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切实帮扶企业纾困解难。在助力小微企业融资贷款方面,税务部门和银保监部门联合推出“税银互动”,上半年全国小微企业获得“税银互动”贷款总额近5000亿元,同比增长60%以上。在助力外贸企业发展方面,不断扩大无纸化退税申报范围,加快出口退税办理进度。目前,全国退税无纸化申报企业户数已占申报企业总数的93%,申报退(免)税额占比已达96%。截至7月底,全国企业出口退税的平均办理时间保持在8天以内,比2019年缩短20%。在助力市场主体复工复产方面,税务部门利用增值税发票大数据开发了“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系统”,为供需双方或多方服务,便利企业实现“购产销”对接。从实际效果看,仅在湖北省启动企业复工复产的头两个月,就促成企业按市场化原则成交项目6822个,成交金额118亿元。
记者:从组织税费收入、落实减税降费、做好税费服务、打击偷逃骗税等方面看,下半年税务工作将侧重在哪些方向上发力?
王军:如果只能四选一的话,我选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下半年,各级税务部门务必要确保该减的减到位、该免的免到位、该降的降到位、该延的延到位、该缓的缓到位、该退的退到位,确保每一项政策落实落细落地,确保实现《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全年减税降费目标;即使组织收入压力再大,也必须坚守不收“过头税费”的底线。对违反者,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
如果可以多选,这四个选项我全选,“减与收”“服与管”,都需要我们在下半年的工作中稳妥稳当处理好。“减”要不折不扣,“收”要依法依规,“服”要用心用情,“管”要有序有效,这既是挑战,也是我们工作的要点。税务人的态度是:宁可让自己操作上难一些,也要让市场主体发展好一些,把服务“六稳”“六保”的工作做得更实更有效一些。(王观)
胆碱是肝脏中产生的一种少量且必需的营养素,是保持人类健康的重要成分。它存在于鸡蛋、西兰花、豆类、肉类和家禽等食物中。一项1月15日发表于《老化细胞》的研究发现,饮食中胆碱缺乏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这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谜题中缺失的一块。
1月19日,《自然》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超团队与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紫金山天文台等单位研究人员合作的一项重大成果。研究认为“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会随着恒星金属元素含量和年龄发生显著变化,挑战了“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不变”的经典理论,刷新了人类对这一基本概念的认知。
英国《自然·光子学》杂志17日发表的一篇论文表明,朝向天空的强力激光能制造出一种“虚拟避雷针”,可转移电击路径。这些发现可能为发电站、机场、发射台等带来更好的避雷方法。
1月1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介绍,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总体呈现稳中有进态势。“稳”主要体现在工业经济回稳向好,信息通信业平稳增长,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进”主要体现在工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和贡献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进一步加快。
这一年,中国航天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取得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成功首飞;空间站建造阶段全部6次飞行任务顺利完成,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圆满收官;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卫星夸父一号成功发射,开展综合性太阳探测……
为支持外资在华开展科技创新出实招——解读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若干措施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商务部、科技部《关于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的若干措施》。1月18日,商务部、科技部举行政策吹风会解读若干措施有关内容。
总体判断,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经迈入世界第一方阵。2022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4%,可以说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迈出坚实的一步。
天空中闪电放电会造成相当大的损害和人员伤亡,因此除传统避雷针外,科学家也在寻求更好的保护方法。研究人员说,此前用激光引导闪电放电的尝试都未成功,这是第一个通过实验证明激光可以引导闪电放电的现场结果。
2022年我国“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共完成175个潜次
2022年是我国“奋斗者”号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常规化运营第二年,累计在海上作业天数202天,共完成75个潜次,科学潜次平均下潜深度5912.8米,新增了4次万米级下潜。2022年,“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还成功开展水下联合作业,初步形成两台载人潜水器联合作业规程,包括布防回收流程、水下通信口令及作业注意事项等,开拓了我国两台载人潜水器联合作业之路。
2023年将加快推进六大领域科技创新,着力在种业创新攻关、耕地保护利用科技创新、农机装备补短板、农业生物安全研究、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供给、乡村发展科技支撑等领域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供给,围绕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投入品科学使用、产地环境清洁等,研发推广绿色低碳种养技术和产品。
今年的“超级月亮”出现在8月31日,并且8月2日和9月29日的两次满月距离地球也比较近。一般来说,全年大大小小的流星雨多达几十至上百场,但多数情况下,值得观测的也只有北半球三大流星雨:象限仪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和双子座流星雨。
“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将大量运用4K/8K、AI、XR等新技术,持续推动‘思想+艺术+技术’融合创新,为全球华人奉献一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科技感十足的春晚‘年夜饭’。央视频客户端也将首次采用“竖屏+三维菁彩声”和“横屏+三维菁彩声”两种模式直播春晚,供网友灵活选择。
16日,复兴号家族中最“抗冻”、最智能的成员——CR400BF-GZ型复兴号高寒智能动车组落户黑龙江,春运期间将首次在我国最北端高寒地区开行。
记者从今年北京两会“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实现新跃升。
近日,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于萍和毛兰群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报道了一种聚电解质限域的流体忆阻器,并利用单个器件,首次实现了神经化学信号与电信号转导的模拟。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网站报道,美国科学家首次借助韦布空间望远镜证实了一颗系外行星,这颗小型岩石行星名为LHS475b,直径几乎和地球相当,距地球约41光年,位于南极座。研究人员近日在美国天文学会的一次会议上提交了相关结果。
肿瘤患者本就抵抗力低下,“阳了”后更是忧心忡忡,“阳康”以后应当如何调养?
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421.2万件。其中,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有效量为328.0万件。
春节临近,很多人计划返乡探亲或旅游度假。这是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的第一个春节,公众出行欲望强烈。据交通运输部初步分析研判,今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预计约20.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9.5%。
世界气象组织整合的6个主要国际温度数据集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15摄氏度,是全球年度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至少高出1摄氏度的连续第8个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