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米兰成功签下世界杯之星 “东欧欧文”将耀意甲

本周一来自意大利的消息称,意甲AC米兰俱乐部据信已经与俄罗斯年轻的锋线小将迪米特里-瑟乔夫签署了转会合同,这名效力于莫斯科斯巴达克队的射手速度极快,在锋线上很有冲击力,有“俄罗斯的欧文”之称,他还代表俄罗斯队参加了刚刚结束的韩日世界杯,并在世界杯上有突出的表现。

据称瑟乔夫本人已经同意转会AC米兰,但他将在莫斯科斯巴达克队继续效力一年,以便能够在一线队伍中继续打上主力,一年之后他再正式前往米兰登陆意甲。

AC米兰签下希切夫对于队中的乌克兰前锋舍甫琴科而言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他在上个星期表示:“瑟乔夫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前锋,而且他现在这么年轻,以后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在莫斯科斯巴达克队再效力一年有助于他变得更加成熟。”

四处偷情的她曾是首位邦德女郎成为影史上最时尚的妖姬

出生于瑞士的女明星乌苏拉·安德丝Ursula Andress凭借她在电影中的第一个重要角色,让观众在第一眼看到这位从加勒比海冲浪中走到银幕前的金发碧眼美女之后,令她最终确立了自己在世界流行文化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

在詹姆斯·邦德系列的第一部电影《007之诺博士/铁金刚勇破神秘岛Dr. No》(1962)中,这位在当时还是生活窘迫的不入流的十八线明星,在银幕上的突破性的惊艳亮相之后,很快就被安排在和“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1935-1977)主演的《鲤跃龙门Fun in Acapulco》(1963)、“歌王”弗兰克·辛纳特拉Frank Sinatra(1915-1998)主演的《德州四杰4 for Texas》(1963)以及自己第一任丈夫约翰·德里克John Derek(1926-1998)导演并主演的《白昼惊魂Nightmare in the Sun》(1965)等小成本电影中,分别和这些国外娱乐界的明星们演上了对手戏。

乌苏拉·安德丝于1936年出生在瑞士伯尔尼奥斯特蒙迪根。她的童年岁月同演艺圈毫无关联。她的母亲是瑞士人,父亲则是国外外交官。

在这六个孩子中,乌苏拉·安德丝排行第三。身为园林设计师的祖父给予了她父亲般的关爱。

2002年,乌苏拉·安德丝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说道:“我的童年生活十分特别,那简直就是17世纪的生活。我的祖父很严厉。我们住在一间大房子里,院子里还有个特别大的苗圃。我要在那里卖力工作,到了晚上还要清扫火炉。了许多活,因此我不仅受到了锻炼,而且还学会了如何尊重别人。对我来说,这是宝贵的一课。它给我带来了力量,让我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千难万险。”

这种生活上的锤炼,令她的内心始终有了一颗不安分的心。即使她的外表在小时候非常有欺骗性——处于柔顺听话的状态下,但她同众多年轻貌美的女郎一样,乌苏拉·安德丝也希望自己某天可以摆脱家乡的平凡生活。

乌苏拉·安德丝的美貌令人惊艳,因此她借机进入了演艺圈发展。在动身前往好莱坞之前,她曾参演过多部影响力平平的意大利影片,如《一个国外人在罗马Un Americano a Roma》(1954)、《仇恨的链条La catena dellodio》(1955)等片。

乌苏拉·安德丝很快便同国外派拉蒙公司签约,但公司并未马上发掘她的潜力。很多从欧洲到国外的那些年轻漂亮的女孩,大都让国外的电影公司在包装上很是头疼,因为很多欧洲女演员的外表具有很强的进攻性,虽然很美但不宜让人接受。

按照惯例,乌苏拉·安德丝接受了派拉蒙公司对女明星的入职培训,其内容包括礼仪课程、仪态以及谈吐等等。

或许由于她的口音过重,而且说话的声音太过于刺耳,导致她以后在银幕上的声音都是别人给配的。派拉蒙公司最终不再同她续签合同。

在20世纪50年代,这些“漂”在好莱坞的“外来”明星们,为了生活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让自己出现在闪光灯下的时候,发光发亮!

当然这其中的约会其实最初都是公司安排的,只要有一些电影的首映式或是好莱坞名流们的晚会,公司的公关宣传部们都会安排这些年轻的明星们出席,一来可以增加这些年轻明星们的曝光率,二来也为他们今后拍戏埋下伏笔。

就是在这样的安排下,两个年轻人经常出席这种宴会,也就有了些情愫。据当时国外八卦杂志透露,为了和乌苏拉·安德丝共用两种语言讨论,詹姆斯·迪恩还特地学习了德语。

当年,有人看到乌苏拉·安德丝骑着詹姆斯·迪恩的摩托车在好莱坞转悠,还有人看到她坐在詹姆斯·迪恩的跑车里四处兜风,但实际上詹姆斯·迪恩真正被大众认可的女友却是来自意大利的皮耶尔·安杰利Pier Angeli(1932-1971)。

与此同时,乌苏拉·安德丝还是影星约翰·德里克John Derek(1926-1998)的情人。这段恋情还间接挽救了她的性命。

由于要和约翰·德里克约会,乌苏拉·安德丝拒绝了詹姆斯·迪恩约她在1955年5月30日共同开车出游的提议。而就在那天,詹姆斯·迪恩因车祸遇难。

作为曾经和詹姆斯·迪恩交往过的女性中,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娜塔莉·伍德Natalie Wood(1938-1981),她和詹姆斯·迪恩在电影《无因的反叛/养子不教谁之过Rebel Without a Cause》(1955)拍摄中,实实在在相处过数月。

1964年,乌苏拉·安德丝Ursula Andress为《生活》周刊拍摄的照片

虽然两人有过短暂的性关系,但若干年后回忆起这位故人,娜塔莉·伍德说,“我依然不明白他为什么就这么被那么多人怀念,而且我和他在一起的时候,也没看出他身上有什么值得我留念的地方。我真的说不出来!”

就连娜塔莉·伍德都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位如此“走红”的故人时,那乌苏拉·安德丝更不敢借着这股“红利”,去博版面抢流量了。

所以人们只知道她“算是”詹姆斯·迪恩交往过的女性朋友,总比那些都没留下什么证据上来就说是詹姆斯·迪恩的“男友”或是“女友”的人要厚道些了。

约翰·德里克的父亲是一位导演,母亲是一位无声片的银幕演员。他天生就是一位明星,小时候就演过几部电影。在服完兵役后,约翰·德里克的黝黑英俊的面容为他在1948年赢得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合同。

由于他拍的多数电影都不卖座,导致1953年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和约翰·德里克解约,他这才开始到一些电影工作室做一个“漂”在好莱坞的自由男明星。

电影《人猿泰山Tarzan, the Ape Man》(1981)宣传照,主演迈尔斯·欧科飞Miles OKeeffe——约翰·德里克John Derek拍了好几部软的电影,为此赚得盆满钵满

在20世纪60年代,约翰·德里克转向了静态摄影和导演,并开始拍摄一些很硬的作品,有的作品流传在地下渠道,并未做公开发行,这令投资的回报不是特别丰厚。

他在20世纪80年代初突然像开了挂似的,拍了如《人猿泰山Tarzan, the Ape Man》(1981)、《波丽露/爱的根源Bolero》(1984)等非常热门的电影,虽然在票房上获得了高收入,但却受到了影评家们的猛烈抨击,认为约翰·德里克在剥削年轻男性和女性身体上达到了让人很不齿的程度。

其实参照波姬·小丝Brooke Shields的《青春珊瑚岛The Blue Lagoon》(1980),1981年版的《人猿泰山》在银幕上表现得更多的不是似水柔情,而类似于欧洲这方面的硬片,以现在的眼光再来看的话,只能算是“小菜一碟”了。

乌苏拉·安德丝有这样的丈夫,自然对她在思维上的潜移默化是巨大的。虽然乌苏拉·安德丝与约翰·德里克当时都默默无名且一贫如洗,但他们仍选择在1957年成婚。婚礼上的伴郎由一名出租车司机担任。

据说连约翰·德里克当时佩戴的戒指都不合尺寸。随后,好运开始逐渐眷顾这对年轻的夫妻,约翰·德里克开始在多部大片中出演主要角色。而相比之下,乌苏拉·安德丝的星途则并不平坦。为了吃饭她还曾经出演过美剧《Thriller Season 1》(1960),但国外大银幕始终无缘于她。

之后,她接受了《007之诺博士/铁金刚勇破神秘岛Dr. No》(1962)制片人艾伯特·R·布洛柯里Albert R. Broccoli(1909-1996)以及哈里·萨尔兹曼Harry Saltzman(1915-1994)的邀请,饰演了片中的哈妮·莱德一角。这一人物是个独立性极强的女子,她集美貌与勇气于一身。在詹姆斯·邦德的首个任务中,她极不情愿地成为了邦德的盟友。

艾伯特·R·布洛柯里提到了乌苏拉·安德丝以及她饰演的这个角色:“我们实在找不到兼有演技和美貌的女孩。我翻了翻落选的那些照片,然后发现了这位漂亮的姑娘。她的头发湿漉漉的,和伊恩·弗莱明lan Fleming在小说中写得一样。”

另外一个制片人哈里·萨尔兹曼问艾伯特·R·布洛柯里:“你为什么觉得她可以出演这个角色呢?”

艾伯特·R·布洛柯里心不在焉地回答到“看她的外貌就知道。就算她的演技差些也可以!”

随后,艾伯特·R·布洛柯里给在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同事马克思·阿诺Max Arnow打了个电话,马克思·阿诺告诉艾伯特·R·布洛柯里,说她的口音简直就像是荷兰漫画里的人物。

为此他们开过会后做了一番抉择,因为两周后《007之诺博士》的拍摄工作就要开始了。艾伯特·R·布洛柯里让马克思·阿诺同乌苏拉·安德丝马上签约,并且派她到牙买加来。

当艾伯特·R·布洛柯里把这件事告诉《007之诺博士》的导演特伦斯·杨Terence Young(1915-1994)时,特伦斯·杨说道:“这可真是另一起灾难!”

因为特伦斯·杨起初还曾经拒绝让肖恩·康纳利Sean Connery(1930-2022出演《007之诺博士》中的007。

《007之诺博士》这部电影是007系列的开山之作,这部电影制作成本非常有限,只有110万美元,但是影片上映后票房非常成功,最终获得票房1606万美元(约3953万网民币),影片票房是制作成本的14.6倍,影片一炮而红。这部影片也为以后的007系列电影奠定了基调和节奏。

乌苏拉·安德丝在《007之诺博士》中的表现可圈可点,她的加盟现在看来绝对不是灾难。

虽然她的声音由配音演员加录,但她仍然当即走红。她迅速成为了20世纪60年代初的时尚女郎,她的照片登上了全球各地的各家报刊。

有人对邦德女郎不屑一顾,认为她们只是配角。从乌苏拉·安德丝刻画的哈妮·莱德身上我们就可以发现,这些女人不仅胆略过人,而且我行我素。

在拍摄《007之诺博士》之后,乌苏拉·安德丝的演艺事业一帆风顺,《花花公子》杂志还曾高调为她出版过两本画册。

不幸的是,乌苏拉·安德丝的感情生活并不顺利。1965年5月在意大利拍摄《草菅人命/第十个牺牲者La decima vittima》(1965)时,传出她和马塞洛·马斯楚安尼Marcello Mastroianni(1924-1996)的恋情,接着又在当年的5月,她在国外拍摄《香港追踪/高手闹翻天Tribulations dun chinois en Chine, Les》(1965)时,传出她和片中的男主角让-保罗·贝尔蒙多Jean-Paul Belmondo爱得热火朝天,随后国外也跟着报道了她的这些绯闻。

1966年5月,她同约翰·德里克分手,但直到约翰·德里克在1998年离世,二人始终都保持着朋友关系。

1965年,她凭借在汉默电影公司翻拍的《谜女魔域/古国女妖She》(1965)中出演女主角以及参演意大利科幻片《第十个牺牲者La decima vittima》(1965)而获得了众多邪典电影影迷的青睐。但乌苏拉·安德丝曾公开表示,自己很讨厌《谜女魔域》这部影片。

乌苏拉·安德丝接着参演了全明星喜剧大片《潇洒绅士/猫儿叫春Whats New Pussycat》(1965),同时还与乔治·佩帕德George Peppard(1928-1994)共同出演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题材的史诗级大片《碧血蓝勋/蓝徽特攻队The Blue Max》(1966)。

1967年,她在全明星恶搞喜剧影片《007别传之皇家夜总会/铁金刚横扫皇家赌场Casino Royale》(1967)中再度出演了邦德女郎。该片也因其无厘头风格而红极一时。

之后,乌苏拉·安德丝又为大型制片厂拍摄了多部作品,其中包括《南方之星The Southern Star》(1969)与《偷龙转凤智多星/家贼难防Perfect Friday》(1970)等片。但乌苏拉·安德丝的票房号召力此时已经开始减弱。

当年《龙虎群英Soleil rouge》号称是巨星云集,其实放在好莱坞都没有任何商业价值,但主要针对的是欧洲和亚洲市场,所以在票房回收上还是有些盈利。像这样一部日法美的大杂烩的片子,无非是让东西方的文化交流看上去更有趣味性。

据当时的八卦杂志报道,拍摄期间乌苏拉·安德丝由于和三船敏郎无法沟通倒也相安无事,关键是她在查尔斯·布朗森和阿兰·德龙之间来回挑唆,还和阿兰·德龙上了床,搞得这两个明星经常上演罢演的戏码,让导演特伦斯·杨都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即使有合同的约束,也不知道到底什么地方出了错。

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里,乌苏拉·安德丝耐心等候契机,并出演了多部意大利影片,如性喜剧电影《诱人女护士Linfermiera》 (1975),扑面而来的就是她即将老化的身体,还在那强行“装美”摆“时尚”;而最著名的作品当属带有“邪典”气质的《食人神之山/遭遇食人族La Montagna del dio cannibale》(1978),她在里面基本就是展现出境,没有丝毫顾忌。

凯瑟琳·德纳芙Catherine Deneuve(右)和乌苏拉·安德丝Ursula Andress(中)在活动中的影像,这个细节反应出两位女星不同的个性

1980年,乌苏拉·安德丝同影星哈利·哈姆林Harry Hamlin恋爱数载。二人还共同出演了影片《诸神之战/泰坦英雄Clash of the Titans》(1981)。

他们生了个儿子,并为他取名迪米特里Dimitri,但他们的婚姻仍以分手告终。在迪米特里出生后,乌苏拉·安德丝开始专心照料孩子。她之后出演的多数影片都毫无特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乌苏拉·安德丝出现在银幕上的次数越来越少,但偶尔也会出现在迷你剧《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1986)、电影《高手黑名单Man Against the Mob: The Chinatown Murders》(1989)以及艺术之家短片《悬丝5Cremaster 5》(1997)等项目中露个脸,让影迷们再一次看到这个标志性的性象征。

而对于时尚影片,乌苏拉·安德丝的贡献绝对难以估量。《帝国Empire》杂志曾将她评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位时尚妖姬。

2001年5月在伦敦举办的007电影道具拍卖会上,她在影片《007之诺博士》中身穿的白色时尚(据说还是由她亲手缝制的)最终以41125英镑的高价售出。

1966年5月15日出版的国外版《时尚》杂志封面:乌苏拉·安德丝Ursula Andress

宮泽理惠早年写真《Santa Fe》曝光 热卖155万本创下销售记录惊魂记男主演安东尼·博金斯和同志偶像泰布·亨特的同性之恋银幕妖女梅·惠斯特 好莱坞最时尚的女演员 14岁被称为小《弗兰西丝》好莱坞一代名伶自我毁灭 杰西卡·兰格演技炸裂获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导演透露蜘蛛侠下一部反派英雄远征这个小人物早就埋下伏笔!

当然并不是确认,而是含糊回答,但导演会这么说肯定有理由的,原话是当被问到谁是他想要引入的下一个蜘蛛侠反派时,沃茨回答“

之前罗素兄弟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说过希望在后面的MCU中看到毁灭博士和猎人克莱文,这样一结合引入概率就很高了,而且索尼目前自己也在拍摄独立电影。

在看《蜘蛛侠:英雄远征》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神盾局特工中,有一个叫做“迪米特里”的,就是在蜘蛛侠不小心召唤无人机时开大巴那位。

在蜘蛛侠的反派中,有一个变色龙,名字也叫“迪米特里”,他是一名是俄罗斯间谍而他同父异母的哥哥就是猎人克莱文,不知道是不是也是漫威埋下的彩蛋!

猎人克莱文号称世界上最伟大的猎人,不同于其他猎人使用或弓箭,克莱文通常会在战斗前,先服用特制药水强化自身各项体能和感官。

摄取神秘药水后能够获得超人的力量,在巅峰状态他可以举起约2吨重物,也拥有超强的速度。

他战斗前设计陷阱和诱饵来削弱猎物的实力,然后亲手制服猎物,他跟蜘蛛侠战斗过多次,不过都没有赢过。

唯一一次赢了蜘蛛侠,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十分无趣,然后就自杀了…恩,没错确实是自杀了 。

值得一提的是,猎人克莱文是初代邪恶六人组之一,目前邪恶六人组已经凑齐了蝎子、秃鹫、神秘客。

如果算上虚假的电王和沙人就有五个人了,加上猎人克莱文正好凑齐,看来蜘蛛侠系列电影的终极反派之一确实可能是“邪恶六人组”,十分期待了!

《破产姐妹》男演员分手后怒吃宠物兔 威胁女友要“吃人”(组图)

人民网12月11日电据每日邮报报道,演员迪米特里?迪亚琴科在前女友要求他搬出同居公寓后,吃掉了她的宠物兔,并扬言说会用同样的方式对付前女友。 现年46岁的迪米特里是一位龙套演员,经常扮演东欧人物,曾出演过美剧《破产姐妹》和电影《夺宝奇兵IV》中小角色,并为使命召唤部分游戏角色配音。他在与女友分手后因不满前女友让其搬走的要求,将她的宠物兔剥皮、煮熟后吃掉,还将各个步骤照片发给她,并在她回家以后扬言说要以同样的方式报复她。 他曾在社交网络上上传两张名叫Ella的宠物兔的照片,目前不确定是否与他杀死的兔子是同一只。 上周日,迪米被当地警方逮捕,在缴纳5万保释金后于周一被释放,并被要求在12月30日重返法庭。(实习生 孙静)

奥运金牌-场地自行车男子争先赛荷兰队包揽冠亚军 英国选手摘铜

北京时间8月6日消息,东京奥运会场地自行车项目在伊豆场地自行车馆继续进行,男子争先赛决赛,荷兰选手拉弗雷耶森在三场两胜制的比赛中以2-1击败队友霍格兰德,夺得金牌,霍格兰德获得银牌,英国选手卡林获得铜牌。

场地自行车男子争先赛,中国队派出了徐超出战,他参加了五年前的里约奥运会,获得第六名,创造了中国选手在奥运会男子争先赛的最好成绩。东京奥运会,徐超被寄予厚望,是中国男子场地自行车的希望。

资格赛中,徐超骑出了9秒584的成绩,在30位选手中排名第11位,顺利过关。首轮比赛,徐超输给了波兰选手拉迪沃斯基,之后的复活赛,徐超未能抢到第一的位置,只排名小组第二,无缘16强。

经过层层淘汰,荷兰选手霍格兰德、俄罗斯奥委会运动员迪米特里耶夫、英国选手卡林以及荷兰选手拉弗雷耶森晋级四强。半决赛采取三场两胜制,前两场选手各选一次内道和外道,第三场道次将通过抽签决定。

半决赛第一场,霍格兰德发挥出色,冲刺阶段抵挡住迪米特里耶夫的冲击,率先冲过终点,在三场两胜制的比赛中拔得头筹。另外一场比赛,拉弗雷耶森以0.067秒的微弱优势战胜了卡林,占据先机。

半决赛第二场,霍格兰德出发优势明显,之后一路领先,再一次战胜迪米特里耶夫,从而以总比分2-0获胜,晋级决赛。另外一场比赛,拉弗雷耶森又一次击败了卡林,总比分2-0闯进决赛。

金牌赛和铜牌赛都是三场两胜制。金牌赛第一场,霍格兰德和拉弗雷耶森展开激烈争夺,两人几乎是并驾齐驱,最终霍格兰德以0.012秒的微弱优势获胜。铜牌赛第一场,卡林状态更佳,击败了迪米特里耶夫,拔得头筹。

金牌赛第二场,两位荷兰选手在赛道上沿直接过招,最后200米,霍格兰德出弯道时仍保持领先,最后15米左右,拉弗雷耶森速度超快,并完成超越,拉弗雷耶森以0.015秒的优势胜出,两人总比分战成1平。铜牌赛第二场,卡林延续了此前的良好状态,冲刺阶段顶住对手的冲击,以0.015秒的微弱优势战胜迪米特里耶夫,总比分2-0锁定一枚宝贵的铜牌,迪米特里耶夫获得第四名。

金牌赛决胜场,两位荷兰选手争夺非常激烈,拉弗雷耶森状态更佳,冲刺阶段骑行速度非常快,率先冲过终点,霍格兰德以0.208秒的劣势紧随其后。这样,拉弗雷耶森在三场两胜制的比赛中以2-1逆转获得,夺得金牌,霍格兰德获得银牌,卡林获得铜牌。(任昕)

被炮弹发射回家的皇帝!真炮灰了……

现在提起俄罗斯,总是和“战斗民族”联系在一起。除了民风彪悍外,俄罗斯在处理国际关系上也很少吃亏。

但在很早很早以前,俄国却被波兰坑了一把。这一切都要归咎于一个戏精,硬生生将自己包装成了沙皇!

1584年,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沙皇伊凡四世去世。因为失手将自己的继承人杀死,大家只能选择让他另一个智力不健全的傻儿子费奥尔多一世继位。

但这个儿子从小智力不健全,所以也并无治国才能。但他内向虔诚,没事就喜欢跑到教堂里祷告。

于是治国的任务都落在了大臣鲍里斯·戈东诺夫手上。这正中了此人的下怀,因为鲍里斯·戈东诺夫早就对沙皇的位置觊觎已久。

14年后,费奥多尔一世去世。因为无子嗣,群臣便想让王后成为新的沙皇,但皇后并不想陪他们玩,于是就去当了一名修女。

国不可一日无君,这可如何是好呀?这时候有人提议,现在的沙皇应该是鲍里斯·戈东诺夫。

鲍里斯·戈东诺夫一边义正言辞地拒绝“别闹别闹,不要胡说,怎么可能是我呢”,一边自导自演某人在路边哭天抢地希望他做沙皇的戏码。

“万般推辞”之下,鲍里斯·戈东诺夫于1598年9月1日正式加冕为全俄沙皇。

这个时候,有一个名叫格里戈里·奥特皮耶夫的年轻人站了出来。他以前在贵族家当奴仆,后来改行当了神职人员。

他宣称自己是第一任沙皇伊凡四世意外死亡的小儿子迪米特里,其实他并没有死,而是流落到了民间。琼瑶阿姨才敢这么写的剧情,他写出来了,还安在了自己身上,果然是个人才。

很快这事就传到了沙皇戈东诺夫的耳朵里,于是格里戈里·奥特皮耶夫就被追杀了。

在波兰,他继续以沙皇的儿子自居,还勾搭上了一个贵族。那个贵族一激动,还要把女儿嫁给他。

在鲍里斯·戈东诺夫之子继位前,俄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不止是天灾还有人祸。他爸爸的某些改革触犯了很多贵族的权益,于是大家便开始拿沙皇的儿子迪米特里还没有死这个事来diss他。

言外之意就是,你和你爸爸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沙皇,赶紧从这个位置上滚下来。

刚好波兰和俄国的关系非常紧张,波兰打了一下算盘觉得,不管这个迪米特里是不是真的,只要我们帮他夺取政权,我们就能名正言顺进入俄国了,这一波不亏呀!

很快伪迪米特里就兵临城下,但他并没有出兵开战,而是傲娇地对俄国的大臣说,只要鲍里斯·戈东诺夫家的人还在皇位上,我就不进来。

大家早就看鲍里斯·戈东诺夫家族不爽了,这下来了一个沙皇的真儿子,第一反应当然是拥戴呀!

进入莫斯科后,他马不停蹄地来到了“爸爸”的坟前,哭得那叫一个痛彻心扉啊!搞得那些贵族大臣们不自觉地也跟着泪目,这么让人感动,一定是沙皇的儿子!

于是,伪迪米特里就从一名丝变成了沙皇,开始了他的执政,这一年他23岁。

做起沙皇的伪迪米特里相当认真,他不仅一上台就给所有的公务员们加了工资,还经常深入民间,出宫散步和百姓高兴交谈。

还打算废除农奴制,但碍于某些贵族的反对,并没有执行。这项举措,比后来的彼得大帝还要早80多年。

除此之外,他还准备向西欧派遣留学生,从而富国强兵。他还下令,所有的百姓均可以自由经商,同时取消出入国境的限制。

伪迪米特里的个人生活作风也招致很多大臣的不满,比如沙皇对待普通民众实在过分平和,没一点沙皇的架子,我们贵族很要面子的好不好!

他还领异教徒参观俄罗斯东正教教堂,还不相信民间的迷信,不遵守东正教的各种教规禁令,吃饭前不做祈祷,还在进餐期间听音乐等等,这对于虔诚的贵族们来说完全不能忍!

伪迪米特里匆忙之间推行的激进变革招致了大贵族们的反对,他们认为新的沙皇太年轻,缺少经验,做事轻浮。这和中国的王莽如出一辙,提出先进的改革并没有什么用,只会引起各阶层的不满。

这样一来,贵族们就开始看他很不爽,于是大家就开始想怎么找个由头把他推翻。

当时波兰贵族送马琳娜来俄国,伪迪米特里下令让俄国的贵族们腾出房间给波兰的贵族入住。这段时间,波兰的几千名贵族在莫斯科城内胡作非为,不止喝醉之后在莫斯科各种横行霸道,还在庄严肃穆的克里姆林宫里蹦迪。

是可忍孰不可忍,以舒伊斯基为代表的贵族利用这个机会发动了政变。他们谎称波兰贵族妄图谋害沙皇,起兵勤王,计划在乱军之中杀死伪季米特里,随后趁机夺权。

1606年,5月17日凌晨,舒伊斯基带着牢房里的囚犯开始暴动。被吵闹声吵醒的伪迪米特里为了逃命,慌乱之中从离地十米高的窗户跳下,以致昏迷不醒,最后被捉住处死。

他的尸体被暴尸三日,被埋之后又被挖出来火化,骨灰被参上火药,朝着波兰的方向发射出去。线日,在部将的拥戴下,

然而,波兰入侵俄国的野心并没有停止。在伪迪米特里一世被做成炮灰后不久,在波兰又出现了一个叫做迪米特里的男人,声称自己在莫斯科的暴乱中逃出生天,现在要拿回属于自己在莫斯科的皇位,历史上称他为

。伪迪米特里一世的遗孀马琳娜与其见面之后,竟然承认这个人就是自己那个在暴乱中死去的丈夫,两人之后甚至还生下了一个男孩!

”的称号。在他的带领下,向莫斯科进军的队伍日益声势浩大。莫斯科的贵族眼看着打不赢了,便向波兰求助,最后两国签订条约,莫斯科这才转危为安。但伪迪米特里不干了,不是说好了要送我回来当沙皇的吗?你们怎么能私下和解呢?

这个说实话就有点戏太过了,毕竟你不是真王子啊,凭什么跟人家斗啊?于是波兰就派人追杀他,伪迪米特里就逃到了莫斯科城里,结果被自己的手下给干掉了。

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很庆幸这一位没能当上沙皇,不然真觉得这是对战斗民族的智商碾压……

跨时代的巨兽 世界上最大体积和吨位的迪米特里

这艘基于恰巴耶夫级进行升级强化的巡洋舰计划在1951年设计出炉,代号Project 65。不过最终她从来没有被建造过,也就只能在游戏里看到她了。

迪米特里·顿斯科伊这个名字,来源于第4任莫斯科大公,他是1359年-1389年的俄国实际统治者。大公本名迪米特里·伊凡诺维奇,顿斯科伊是顿河英雄的意思,这一称号源于1380年的库利科沃会战中(发生在顿河流域)。

由他率领的联军阵营(莫斯科大公国、下诺夫哥罗德大公国、雅罗斯拉夫尔大公国等)大胜蒙古鞑靼军队,打破了蒙古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因而被尊称为迪米特里·顿斯科伊,是俄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之一。

虽然战舰世界中的迪米特里未能在世间诞生,但是现在的确还有一艘“迪米特里·顿斯科伊”号正在服役!而且她还是全球最大的潜艇——台风级核潜艇迪米特里·顿斯科伊号。

941型战略核潜艇,北约代号:台风级,是当时苏联海军以及现俄罗斯海军最大的弹道导弹核潜艇,也是截至到2017年世界最大体积和吨位潜艇的纪录保持者,是典型的冷战产物。

941型战略核潜艇首艇于1977年开工建造,1981年建成服役,最后一艘于1989年服役,共建造了6艘,截至2017年只有一艘仍处于运行状态。而这艘运行状态的核潜艇就是迪米特里·顿斯科伊号。

941型消除了“龟背”现象,而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大大增加了排水量,其水上排水量已和彼得大帝号巡洋舰相当。941型采用了双壳体设计,耐压壳体和鱼雷舱是用钛合金制造的,其余部分则采用普通强钢制成。在非耐压壳体外表面敷设有一种专用橡胶水声消声瓦,以降低噪音,提高潜艇的隐蔽性。941型的水声隐蔽性接近并稍逊于美国的俄亥俄级,是苏联所有战略导弹潜艇中最优异的。

苏联原计划建造10艘台风级潜艇,无奈造价太过高昂,加上美苏军控协议的达成,最终建造数量定格在了6艘。苏联解体后,接手6艘台风级战略核潜艇的俄罗斯将其编成一个支队,驻泊于科拉半岛涅尔皮奇亚海湾的北方舰队潜艇基地,并经常处于战斗值班状态。

不过如此巨大的舰船维护费用非常高昂,很快俄罗斯就负担不起了,TK-202号、TK-12号和TK-13号陆续提前退役,送入拆船厂。

而剩下的三艘中,两艘于2013年年底退役,最后只有首艇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号经现代化改造后,仍处于服役状态,主要用于试验布拉瓦新型洲际潜射弹道导弹。俄罗斯海军则以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作为海军战略核威慑的替代。

迪米特里·顿斯科伊号就将是台风级的绝唱,台风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潜艇,值得我们军迷去记住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