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台海的较量,去年一度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特别是在美国前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台之后,“不惜一战”的警告差一点就成了事实。
虽然最后中美没有在台海擦枪走火,而且在中国新任外交部长秦刚上任以及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之后中美关系有所缓和,但并没有因此降温,反而还出现了进一步恶化的态势。
美国放出消息称,美国新任众议院议长麦卡锡计划今年春天窜访台湾地区。去年佩洛西窜台后,用近似实战的“围岛演习”回击了美国,那么如果麦卡锡议长窜台,中国又该如何应对呢?
毋庸置疑的是,中国肯定会做出比去年更强硬的反击,包括实施空中拦截,甚至将演习升级为实战,提前实施“武统”计划。
即使中国明知美国不断升级是一个昭然若揭的阳谋——策动代理人战争,但无论如何中国更不可能纵任自己的底线被一而再、再而三地践踏了。
就当前的局势来看,中国被迫提前动武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还非常大。原因是,进入2023年之后,美国“以台制华”策略将会更加激进。
因为中国在去年底调整防疫政策之后,今年的经济增长必然会大幅度提速。而且中国的经济增长还会拉动全球经济复苏,吸引大量的全球资本,进而巩固中国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地位,这是美国不愿看到的。
所以美国更希望借助一场新的,来打击国际资本对中国的信心,从而减少乃至阻滞中国的经济增长。而如何“和平”地策动一场呢?很显然,议长窜台就是一个不错的选项。
只要麦卡锡步佩洛西后尘,中国很可能会“被逼动武”。因为对于中国来说,不如此不仅无法打击美国和“”势力的嚣张气焰,也很难对国内有所交代。
要是中国没有做好最坏的准备,按照常理就应该会低调处理美国的挑衅,而不是高调回击。毕竟,三番五次的虚张声势或总是引而不发,反而更失大国尊严。
另一方面,中国或许也在期待美国的步步紧逼,这对中国来说,就是提前实施“武统”计划的一个不错的理由。
表面上来看,美国是在逼中国出手,以实现其在台海发动代理人战争的计划,其实中国何尝不是在通过越来越高调和强硬的反应,来反逼美国出手。
假如去年举行围岛演习期间,美国航母没有逃之夭夭而是进犯台湾海峡,说不定的战争早就打响了。
如果中国真的提前实施“武统”计划,美国会不会军事介入,这是很多人担心的一个问题,也是中国问题的最大变量所在。
对于这个问题,认为美国会出兵干预的人很多,认为美国不会出兵的人也不少,其实目前持这两种观点都不准确。因为这是一个动态的决策行为,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美国出兵台海与否,最终将与以及台海较量三方实力的变化有关。
就如同美国在俄乌战争中的反应一样。一开始美国并不看好泽连斯基,也没有介入的计划。直到后来乌克兰抵抗住了俄罗斯的前期攻势,美欧国家看到希望后才改变态度军援乌克兰。而且美欧对乌克兰的军援力度,也与乌克兰在战场上的表现和战果不无关系。
参照美国对乌克兰的军援决策历程可以发现,美国将来会否军事介入台海战事,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台湾当局。也就是说,假如在战争初期能够抵抗住,那么美国后期军事介入的可能性就会很大。
相反,如果在战争初期一击即溃,那么美国就根本没有军事介入的必要了。因为美国的策略是发动代理人战争,是利用来消耗大陆,而不是代替与作战。那样的话,美国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
从实力上来说,美国虽然是世界头号军事强国,但并没有对中国形成碾压优势。反而背靠大陆在家门口作战,更具地理便利,可以很大程度上削弱美军微弱的装备优势。
另一方面,是中国的主权问题,是核心利益所在,也是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前提条件,不管阻力和代价有多大,一旦动手就必然会“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与俄军在乌克兰作战目的不明确、作战意志不坚定从而导致战斗力虚弱有着明显不同,所以的战斗力应该会远超俄军。
基于此,美国要强行军事介入台海,就必然会付出巨大的代价,而且也难以取胜。如果是这个结果,那么美国还有介入的必要吗?
所以一旦在台海出手,静观其变才是美国唯一的选择。可胜,美军则渐次介入,直至军事干预,速败则陈兵不动,止于非军事介入。
但综合两岸实力差距来看,无论如何都不具备战胜的可能性,所以美国的静观其变,到最后大概率会演变成止于非军事介入。
可以预见的是,一旦中美在台海决裂,中国大陆遭受的制裁不会少于现在俄罗斯所受的制裁。现在美国推动与中国的脱钩,建立排华产业链,其实也是在为将来的全面制裁做准备。
鉴于台湾岛四面环海的特殊地理条件,美国援台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因为援台的交通要道只有空路和海陆两种选择,一旦对台湾岛实施严密封锁,设置禁飞区,那么美国就很难为其提供战略物资包括武器装备了。
除非美国真的下定了要与正面作战的决心,否则的话,就很难将战需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台湾岛。所以,美国即使有意军援,还真不一定做得到,至少援助力度会非常有限。
对于这一点,美国人不会不明白。所以在以上两种介入台海的选项中,美国最依赖的还是制裁手段,因为制裁中国不仅可以避免中美的直接冲突,而且还会为美国创造一个发展机遇期。
中国与美欧及日韩澳加等发达国家的经贸和科技联系非常深,在某些方面还非常依赖这些国家,一旦遭遇制裁,中国的经济科技发展必然会受到严重的破坏。
这对于视中国为最大战略竞争对手的美国来说,就是一个扩大中美差距的战略机遇。
那么对于中国来说,当务之急就是继续弥补短板,升级产业。比如作为中国经济之本的制造业,目前还存在不少短板,包括航空发动机、关键材料、操作系统和工业软件、集成电路及其专用设备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国与西方的差距还很大。
未来中国要加速弥补这些短板,避免在关键时刻被卡脖子。不然的话,如果短板没有补齐而仓促应战,代价就会更大。
其次,中国反击美西方制裁的另一个有效措施则是,加强与美西方国家的经贸往来。美国越是要与中国脱钩,中国就越是不脱钩,不管政治上如何对立,与西方该做的生意照做不误。
只要当中国与美欧等西方国家的经济深度融合,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那么美国的制裁屠刀就很难再发挥作用了。因为届时制裁中国,美国同样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就如同中美贸易战一样,结果就是双输的局面。
最后,中国接下来还需要继续加强发展军事力量。美国希望中国在实力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仓促出兵,以降低的胜率,那么中国在保持战略定力的同时,就需要继续拉大与的实力差距,进一步缩小与美军的差距,以确保战必胜,胜必彻底。
总的来说,等中国的军事、经济、科技再发展几年,实力进一步提升之后,实现祖国统一的难度和代价就会大幅减小。
届时,不仅可以将台海之战对中国发展复兴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美国所谓的战略机遇期。